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乐鱼·体育APP下载 - 钢铁行业逐步构建“稳中提质”发展格局

乐鱼·体育APP下载 - 钢铁行业逐步构建“稳中提质”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     上传时间:2025-06-21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钢铁行业作为强周期行业,一季度绝大多数企业实现了“开门红”,但3月份,个别企业在经营形势有所好转时又加大了生产力度,给接下来的行业运行带来一定压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骆铁军认为,在当前需求下滑、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减产已是行业共识,但尚未转化为统一行动。4月2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5年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介绍,一季度,我国钢铁市场仍然呈现供给强于需求的格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59亿吨,同比增长0.6%;全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2.30亿吨,同比下降1.2%。

一季度,我国钢铁生产总体保持稳定,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继续下降,供强需弱格局未有改变;企业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潜在风险,在窗口期“抢出口”,钢材出口保持高位;钢材价格呈震荡小幅下行态势,原燃料特别是燃料价格同比降幅大于钢价降幅,企业效益同比有所改善。姜维认为,我国钢铁行业正面临“减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要坚持“三定三不要”、防止恶性竞争应当是全体钢铁企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全行业包括电炉钢企业要充分认识国内需求下降、国际贸易缩量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强自律,扎实做好“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工作。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仍处周期底部,在稳增长政策及供给侧调整预期下,未来钢铁行业产业格局有望稳中趋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唐祖君认为,要坚持稳价格、降成本、增效益、促转型,扎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体现在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率,更要体现在高效益上。没有效益,转型升级就没有支撑,行业就不会有竞争力、不会有未来。“稳价格是稳运行的关键因素,降成本是稳运行的基础,增效益是稳运行的核心,促转型是稳运行的保障。”唐祖君说。

钢铁行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同比改善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钢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竞争优势。2025年初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主动适应需求变化,克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挑战,勇担国内结构转型繁重的任务,实现了经济效益同比改善,但也面临供给强于需求、钢价震荡下行、出口形势严峻等困难,持续推动行业运行向稳向好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一季度,我国钢铁企业资金状况继续好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4360亿元,同比下降6.61%;营业成本为13505亿元,同比下降7.73%;利润总额215.83亿元,同比增长1.08倍;平均利润率为1.50%,同比上升0.82个百分点。骆铁军分析,第一,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峰。第二,需求总量下降,呈现结构变化。第三,钢材出口“量增价跌”。第四,国际关税纷争影响我国钢铁行业运行。

从外部形势看,美国、欧洲国家将钢铁行业视为维护经济主权和国防安全的核心领域,对钢铁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关税战、贸易战会影响世界钢铁工业格局变化。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主角——中美之间的博弈是长期持久全面的,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可能会逐步升级扩大,钢铁企业必须加强对市场变化的研判,顺势而为。从内部形势看,国内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2025年国内下游用钢行业需求或仍小幅下滑。尽管一季度钢铁企业总体经营出现大幅改善,但这是建立在2024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当前,钢铁行业总体效益仍处于近年偏低水平,行业销售利润率仍远低于工业平均水平,因此钢铁企业仍须整体把握好生产节奏,落实好限产政策,避免供需矛盾的恶化。”唐祖君强调。

钢铁行业乐鱼·体育APP下载自律减产要及时、足量、统一行动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钢材内需市场的地位将长期存在。姜维表示,一季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多数会员企业积极响应钢协要坚持“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的号召,把好节奏、提升质效,不再追求往年的产量“开门红”,努力实现效益“开门红”,一二月份企业控产较好,钢铁产量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同期原燃料成本下降没有带动钢价过多下跌,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但钢铁市场需求仍处于下降通道。

目前来看,我国国内钢材市场已经进入了传统旺季转弱的态势,整体市场依然受到多重内外因素的影响,在中美贸易战的不断拉锯中,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也将不断积累,“抢出效应”依然还有一定效力,从而促使供给端不断“攀高”,但传统淡季效应的“渐显”将再次加大供需的“落差”。由于钢铁生产企业不断地顺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不断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其盈利能力逐渐增强,在“外压与内卷”并存的变局中仍然没有摆脱困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表示,我国钢铁行业由“增量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能一次次陷入“钢价一上涨就放量生产,一放量生产就亏损,越生产越亏损”的怪圈,自律减产应该要及时、足量、统一行动。

实际上,我国钢材需求仍将在峰值平台区间维持较长一段时间,预计到203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亿吨-9亿吨,2050年后将保持在8亿吨左右。骆铁军表示,我国钢铁行业在产能治理总体思路上:一要严控增量。关闭钢铁产能入口;严禁新增产能;取消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允许集团内产能自由流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要优化存量。摸清冶炼装备基础信息;研究实施钢铁企业产量调控分级管理;产能产量“双控”转为碳排放“双控”。三要推进兼并重组。打通要素资源流动通道。四要畅通退出渠道。钢之家网站创始人、董事长吴文章认为,钢铁行业控产要做到“三管齐下”:一靠市场力量,靠市场倒逼去推动产量下降;二靠行政手段,如超低排放达标与否;三靠法律手段,如环保执法等。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突破?

“供需失衡是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要切实关闭新增钢铁产能入口,尽快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坚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姜维认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矛盾,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韧性显现。需求端在房地产筑底企稳、基建投资发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出口高位支撑的多重作用下,总体需求有望保持平稳甚至边际改善。供给端产能调控与产业集中度提升形成对冲效应,叠加高端钢材在能源、装备等领域的高附加值需求增长,钢铁行业逐步构建“稳中提质”发展格局。吴文章分析,2025年我国钢材市场行情将呈现“三低”态势。一是低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二是低价格,包括原料和成品。当前,我国钢材市场处在全球价格洼地。三是低效益。在“三低”态势影响下,2025年我国钢材市场总体将呈现弱平衡格局,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将在盈亏线附近波动。

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深度调整期和转型升级期”“三期叠加”阶段,需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突破。短期来看,若供需矛盾无法缓解,减产或将从“行业共识”演变为“生存刚需”。长期而言,这场产能出清或将倒逼行业加速结构调整,推动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集中,市场永远在博弈中寻找平衡。唐祖君强调,钢铁材料不可替代,钢铁工业不可或缺,发展成就不可磨灭,问题挑战不可忽视,转型升级不可动摇,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钢铁企业要充满信心、迎难而上,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表示,2025年,我国钢铁行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工具进行赋能和改造,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要深入挖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潜在需求提前布局,抢抓结构性发展机遇。

德龙钢铁副董事长刘国旗认为,钢铁企业要有“改变不了市场就改变自己”的意识,积极突破行业“内卷”,企业可通过延伸钢铁产业链,开发多元化产品,如钢结构、先进材料替代、桥梁应用、新能源用钢等领域都将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在“双碳”目标与成本约束的“双重”驱动下,我国钢铁行业正加速向“精益智造”转型。比如,华菱钢铁2024年尽管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利润总额达到了41.41亿,主要是华菱钢铁产能规模大、成长性高,具备突出的规模优势:“大体量”——华菱钢铁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高成长”——华菱钢铁规模持续成长。“高端化”——华菱钢铁积极推动高端化战略。“强内功”——华菱钢铁持续提质增效。可以说,华菱钢铁未放慢转型步伐,未来战略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大方向齐头并进,目标直指“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比如,昆明钢铁携手朗坤苏畅打造智慧能耗效率优化平台,率先突破传统能效困局,在能耗、排放上做“减法”,在管理、技术上做“加法”,以“极致能效”优化实现从“钢铁侠”到“绿巨人”的华丽转身。

_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Về Tác Giả

là một nhóm các chuyên gia giàu kinh nghiệm trong lĩnh vực cá cược trực tuyến, với hơn 5 năm chia sẻ kiến thức và chiến lược chơi hiệu quả. Các bài viết của anh luôn mang đến góc nhìn thực tế, dễ hiểu và hữu ích cho người đọc.

📚 Bài Viết Khác Của Tác Giả:

👉 Xem tất cả bài viết của OKSport »

标签:
分享至: